后来,“蓝瘦香菇”在网络上的配图就是一朵“伞盖还未撑开、呈蓝色的菌子”,其实,这个菌子在学术上叫霍氏粉褶菌。粉褶菌属的典型特征,顾名思义,就是菌褶都呈粉红色,全身包括菌柄在内都呈蓝色,这使他们区别于其他同类,格外吸引人们的目光。
云南发现“蓝瘦香菇”新种
霍氏粉褶菌,图片来自Steve Axford
在“蓝瘦香菇”成名一周年之际,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许建初研究组,Peter E. Mortimer(南非籍)真菌研究团队的科研工作者发表了其家族粉褶菌的新种——勐宋粉褶菌。这是科研人员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勐宋乡发现的,所以命名为勐宋粉褶菌。它具有圆锥形到平圆形的菌盖,黄棕色的菌丝和4-8×4-6微米大小的担孢子。
勐宋粉褶菌,图片来自许建初研究组真菌团队
通过植物界的“亲子鉴定”——形态、分子比较的方法,确定了这一新菌种属于伞菌目中的粉褶菌属,与霍氏粉褶菌,也就是“蓝瘦香菇”,十分接近。另外,它们还有另一个亲兄弟——变绿粉褶菌。
这项研究成果以《中国云南省勐宋乡发现蓝色蘑菇新种——勐宋粉褶菌》为题发表在国际主流期刊《土耳其植物学杂志》上。
“蓝瘦香菇”能不能吃
粉褶菌分布非常广泛,从热带雨林、温带森林到高山森林甚至北极都有它们的踪迹。近年来,随着我国分类学研究的充分开展,不断有粉褶菌的新菌种在我国南方地区被发现。
这些发现,象征着真菌分类学研究方法的不断成熟,为人们探索奇妙的真菌世界打开了新的窗口,而新菌种的食用、药用以及经济价值也将为人们提供无穷的宝藏。
至于吃货最关心的可能是这种菌子能不能吃,许建初说“不能吃的”。
▍图文来源: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