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常見的洗衣模式,就是用棒槌捶打、使用搓衣板或用手搓揉,再搭配清水洗滌,但是這種方法無法徹底洗淨油漬,因此當時不少人都會使用3樣清潔好務洗衣,不僅清潔力極好,甚至其中一樣還常被用於洗頭。
古代沒有洗衣精怎麼洗衣服?他們除污去垢全靠這3樣清潔神物根據中國節目《奇趣博物館》介紹,當衣物沾濕後,棒槌捶打時,衣服中的水分會受到擠壓,並連同汙漬被擠出,所以多次捶打可以達到清潔效果;由於古時候的農民穿著厚重的粗布衣裳,因此衣物經得起敲打,倘若較薄衣服則不適用,而捶打的清潔方式常見於多水的南方,北方水資源相對匱乏,使當地人只能拿桶子取水後,再用雙手或搓衣板搓揉。
訂閱 風傳媒VIP會員,享有零廣告閱讀介面 透過
最後則是「豬胰子」,而豬胰意指豬胰臟,最早源自於南北朝時期思想家賈思勰所提出的豬胰臟去垢辦法,之後唐代中醫孫思邈也在《千金方》記載豬胰子的製作方法,用洗淨的豬胰研磨成粉,加上各種香料做成顆粒後,會產生不同的香氣,所以被稱為胰子或澡豆。
(相關報導:
古代科舉考中探花,為何比拿到狀元還開心?背後1項不成文規定,讓人求之不得
|
更多文章
)
責任編輯/林俐